典型文献
门诊抑郁症患者对电子精神卫生的可接受度调查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抑郁症患者对电子精神卫生(E-Mental Health,EMH)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可接受度.方法 通过自制在线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5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编号、人口统计信息、使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的情况、使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和支持的情况、临床使用基于评估的治疗(MBC)的可接受度、对强化基于评估的治疗(使用手机应用程序进行MBC管理)的可接受度、评论/其他意见等.结果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98.7%)都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88.7%)对使用EMH服务感兴趣.患者对EMH的可接受程度受一些关键因素的影响,例如从互联网上获取健康信息的信心、利用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参与治疗决策的积极性、对抑郁自评量表的看法(P<0.05).部分抑郁症患者强调了手机应用程序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及量表的权威性.结论 尽管存在一些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顾虑,大部分抑郁症患者对EMH应用于临床实践持肯定态度.对影响可接受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干预,提高抑郁症患者的可接受度将有助于EMH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文献关键词:
抑郁症;电子精神卫生;强化基于评估的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小瑞;Jill Murphy;Erin Michalak;杨涛;王兴;刘静;阳璐;林啸;粟幼嵩;黄佳;汪作为;张平;刘天俐;陈俊;Raymond Lam;方贻儒
作者机构:
200030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临床研究中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奉贤区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小瑞;Jill Murphy;Erin Michalak;杨涛;王兴;刘静;阳璐;林啸;粟幼嵩;黄佳;汪作为;张平;刘天俐;陈俊;Raymond Lam;方贻儒-.门诊抑郁症患者对电子精神卫生的可接受度调查)[J].精神医学杂志,2022(06):568-575
A类:
电子精神卫生,强化基于评估的治疗
B类:
抑郁症患者,可接受度,接受度调查,Mental,Health,EMH,在线问卷调查,调查内容,编号,人口统计,统计信息,移动设备,健康信息,临床使用,MBC,手机应用,应用程序,智能手机,感兴趣,可接受程度,治疗决策,抑郁自评量表,私密性,权威性,管存,顾虑
AB值:
0.2299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