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源解析
文献摘要:
我国黑臭水体数量较多,亟待治理,对黑臭水体底泥中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和溯源分析是黑臭水体整治的重要保障.因此,以靖江某黑臭水体为例,对底泥重金属开展生态风险评价,并将多变量统计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联合应用于底泥重金属源解析.结果表明,该河道底泥中Pb、Zn、Cu、Hg和Cd累积程度较高,已呈现低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特别是Pb、Hg、Cd已存在生态风险,需要特别关注.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道底泥中的重金属累积同时受到以土壤母质和岩石风化为代表的自然源及以工业和交通为代表的人为源影响,其中人为源是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PMF分析结果表明,铅盐企业排放和交通源对底泥中的Pb贡献率分别为44.65%和45.31%,大气沉降和生活污水对底泥中的Hg贡献率分别为35.92%和44.73%.对比2种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对于累积程度及生态风险较高的重金属(Pb、Hg、Cd)元素,多变量统计方法和PMF方法在来源解析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文献关键词:
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溯源;多变量统计分析;PMF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范婷婷;杨敏;李群;孔令雅;夏菲洋;彭立;邓绍坡;张胜田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42;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婷婷;杨敏;李群;孔令雅;夏菲洋;彭立;邓绍坡;张胜田-.黑臭水体底泥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污染源解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12):1621-1628
A类:
B类:
黑臭水体底泥,底泥重金属,重金属生态风险,生态风险评价,污染源解析,溯源分析,靖江,多变量统计分析,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联合应用,河道底泥,Pb,Hg,Cd,低度,污染水平,别关,统计分析结果,重金属累积,土壤母质,岩石风化,自然源,通为,人为源,通源,大气沉降,生活污水,统计方法,来源解析
AB值:
0.2279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