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太湖围网全面拆除前后水生植被及水质变化
文献摘要:
针对东太湖围网拆除后水生植被及水质的变化,选择30 m分辨率的Landsat-8(OLI)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区域内水生植被进行监督分类,以现场水生植物调查数据作为水生植被分类评价依据,解译了围网拆除前后东太湖典型水生植被的变化,分析了2018-2020年主要水质指标及藻类生物量变化.研究表明,2019年底东太湖围网全面拆除后,2020年浮叶植物分布面积较2018年增加25.9%,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分布面积则分别减少11.8%和17.0%;沉水植物优势种由直立型种类转为冠层型种类,浮叶植物菱群丛、冠层型沉水植物金鱼藻群丛呈爆发式增长,生物量分别达6.84和9.90 kg·m-2.2020年7-11月原围网区水体透明度仅为25.9 cm,较2018年同期显著下降,透明度下降不利于沉水植物生长,不利于东太湖草型清水态的维护;湖水叶绿素a和氨氮浓度显著上升,东太湖存在向藻型浑浊态转变的风险,应予重视.东太湖围网拆除后,湖泊生态系统变化较大,应加强湖泊生态研究和管理,人工辅助湖泊生态系统向草型清水态良性状态演替.
文献关键词:
水生植被;水质;遥感;围网拆除;东太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友文;徐杰;李继影;刘金娥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江苏省苏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苏州215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友文;徐杰;李继影;刘金娥-.东太湖围网全面拆除前后水生植被及水质变化)[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2(01):104-111
A类:
B类:
东太湖,水生植被,水质变化,围网拆除,Landsat,OLI,数据源,监督分类,水生植物,植物调查,植被分类,分类评价,解译,水质指标,藻类生物量,植物分布,分布面积,挺水植物,沉水植物,优势种,直立,冠层,群丛,金鱼藻,爆发式,水体透明度,植物生长,湖水,叶绿素,氨氮,氮浓度,浑浊,应予,湖泊生态系统,演替
AB值:
0.2864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