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抑制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对吗啡耐受大鼠癌痛模型镇痛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72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体质量230~250 g,制备胫骨癌痛模型成功大鼠连续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建立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模型,通过胫骨X线检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疼痛行为学检测,选取胫骨癌痛模型构建成功的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癌痛吗啡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F组)、氯胺酮组(G组)、吗啡组(H组)和氯胺酮联合吗啡组(I组).采用检测患肢足底热辐射痛阈值作为疼痛行为学指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酶联免疫法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脊髓P物质(substance-P,SP)及缓激肽(BK)含量.结果:1.采用大鼠胫骨骨髓腔内注射3 μL乳腺癌细胞(4.8×106/mL)和皮下注射吗啡(10mg/kg,2次/d),连续9d建立吗啡耐受大鼠胫骨癌痛模型.2.连续7 d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25 μg,1次/d)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耐受大鼠热辐射痛阈值较各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3.鞘内注射小剂量盐酸氯胺酮注射液联合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致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脊髓SP和缓激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小剂量氯胺酮鞘内注射干预癌痛大鼠吗啡镇痛耐受模型痛阈值及行为学观察再次证实了小剂量氯胺酮的应用可加强吗啡的镇痛效果,同时可一定程度减轻吗啡镇痛耐受的发生.我们研究也表明传导通路中脊髓P物质及缓激肽含量变化是小剂量氯胺酮参与调节吗啡镇痛耐受的机制之一.
文献关键词:
氯胺酮;吗啡耐受;脊髓P物质;缓激肽
作者姓名:
张俊霞;梁艳芳;张秀宁;徐贯杰;李志华;刘春晓
作者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麻醉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手术麻醉一科
引用格式:
[1]张俊霞;梁艳芳;张秀宁;徐贯杰;李志华;刘春晓-.探讨小剂量氯胺酮抑制癌痛大鼠吗啡耐受机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01):61-65
A类:
B类:
小剂量氯胺酮,吗啡耐受,耐受机制,鞘内注射,镇痛效果,雌性,Sprague,Dawley,胫骨,骨癌痛,连续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苏木,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疼痛行为学,行为学检测,实验对象,足底,热辐射,痛阈值,免疫细胞化学,化学技术,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脊髓,substance,SP,缓激肽,BK,骨髓腔,腔内注射,乳腺癌细胞,10mg,9d,盐酸氯胺酮,镇痛耐受,和缓,射干,为学观,导通,肽含量,含量变化
AB值:
0.2332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