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仁"与"佞"关系考辨——兼探原始"仁"观念内涵的发展变化
文献摘要:
先秦文献中,"佞"字在多种情况下并非贬义,而且与"仁"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意义关连,二者可以上溯到一个共同的语源——"人"."人"字是早期"仁"观念的文字载体,它的内涵极为广泛,凡人的品质中美好的、正面的,包括外貌的俊美、身体的健壮、心灵手巧、勇猛善战等都可被纳入到"人(仁)"观念中,"佞"作为"多才而能言"这样一种重要能力,也包含在早期"人(仁)"观念之中.随着"人(仁)"观念在古代文化中地位的不断上升,"仁"字被创造出来,"佞"义则包含其中.春秋时期,"仁"观念纯化的要求日益强烈起来,"佞"义就从"仁"中被排斥、剥离出来,创为"佞"字.
文献关键词:
仁;佞;儒家思想;原始仁观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德苏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威海) 文化传播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德苏-."仁"与"佞"关系考辨——兼探原始"仁"观念内涵的发展变化)[J].德州学院学报,2022(05):1-6
A类:
勇猛善战,原始仁观念
B类:
考辨,先秦文献,贬义,关连,上溯,语源,凡人,外貌,俊美,健壮,心灵手巧,要能,古代文化,造出来,春秋时期,儒家思想
AB值:
0.4321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