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公司减资制度的缺陷与重构
文献摘要:
公司减资是资本退出的重要通道之一,有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功能,守卫着债权人的债权安全.但是我国减资制度却存在明显的法律漏洞:不当减资的责任主体不明.这一漏洞在司法判例中并未得到妥善的解决,现有判例中的归责路径不但存在分歧,而且都难以适用于不当减资,有些判例甚至打破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违背了公司有限责任的基本原则.基于典型案例所影射出的基础理论的分析,可以确定瑕疵减资的责任主体是减资股东,但是非减资股东与董事和高管也可能承担相应责任;同时,瑕疵减资责任的范围应当限于公司基于减资的实际支付;此外,减资制度也需要拓展对债权人事前披露的方式和内容,完善对基于减资支付的事中控制.
文献关键词:
减资制度;法律漏洞;债权人保护;案例研究;责任承担
作者姓名:
皮正德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 法学院, 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皮正德-.公司减资制度的缺陷与重构)[J].商业研究,2022(06):134-144
A类:
瑕疵减资
B类:
公司减资,减资制度,重要通道,重新配置,社会资源,守卫,法律漏洞,责任主体,司法判例,归责,股东,利益平衡,违背,有限责任,影射,非减,董事,相应责任,事前,事中控制,债权人保护,责任承担
AB值:
0.265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