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
文献摘要:
双层股权结构因其有助于创始人保持控制权及帮助股东抵御敌意收购的优势,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股权结构也给投资者和公司本身带来了潜在风险:一是加剧"公众股东—高投票权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弱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二是随着时间推移,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创新能力存在下滑风险,而反敌意收购成本则会增加;同时,公众股东失去在公司中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其现金利益可能被侵蚀殆尽.我国从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设立、运行和投资者事后救济三个维度构建了相应的规制体系,但该规制体系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双层股权结构上市规制体系,我国可借鉴境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做法和经验,强化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入"打破条款"和"燕尾条款";对时间型"日落条款"进行折衷设计;强化高投票权股东信义义务,丰富事后救济手段.
文献关键词:
企业管理;上市公司;双层股权结构;日落条款;上市制度
作者姓名:
朱翔宇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 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翔宇-.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J].南方金融,2022(03):77-90
A类:
B类:
双层股权结构,潜在风险,创始人,人保,控制权,股东,御敌,敌意收购,内外资,资本市场,投资者,公众股,投票权,代理成本,成本问题,内部监督,监督机制,时间推移,市场价值,去在,达利,利益诉求,现金,金利,殆尽,事后救济,维度构建,规制体系,境外,做法和经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燕尾,日落条款,折衷,东信,信义义务,上市制度
AB值:
0.316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