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形精不亏,反以相天——论王船山庄子学气化生死观
文献摘要:
生死出处问题,是明清之际遭遇家国覆亡的王船山极为关心的问题.在其晚年专著《庄子解》中,船山认同庄子以气之聚散解释生死现象,同时也指出庄子之齐同生死不仅消解了生与死之界限,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容易混淆善恶是非与人禽之别,甚至直接瓦解儒家德道践履之根基.不同于程朱"死则散尽无余"之说,船山认为人之生死不过是形体之成毁,己身生命之气复归太虚而恒存不灭,且持藏毕生善恶作为的个体之气随气之聚散往复影响整体太虚之气的清浊醇疵,进而影响人间社会乃至未来局势之治乱兴衰.个体生命虽无法主持分剂气之聚散流行,但可主导己身气质之清浊善恶.儒家仁人君子应以修身尽性之道德践履,涵养扩充己身清醇之气,进而通过气化流行参赞天地之化育.善吾生者所以善吾死也,个体生命的存在意义因参与社会历史之创造而延及来世与群生.
文献关键词:
王船山;庄子;生死;气化;相天赞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志俊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哲学与国学研究中心 浙江宁波315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志俊-.形精不亏,反以相天——论王船山庄子学气化生死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2):10-19
A类:
同生死,仁人君子,相天赞化
B类:
王船山,山庄,庄子,子学,生死观,出处,明清之际,覆亡,晚年,专著,聚散,生与死,生命意义,定容,善恶,瓦解,践履,程朱,无余,之说,形体,己身,复归,太虚,不灭,毕生,往复,清浊,人间,局势,治乱,兴衰,个体生命,修身,尽性,清醇,过气,参赞,化育,生者,存在意义,社会历史,而延,来世,群生
AB值:
0.4504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