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调性"是特定文化土壤和思维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曾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以至于当20世纪初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的作品最初被冠以"无调性"(atonality)名称时,音乐界无不为之震动.但实际上,"无调性"音乐并非强调对"调性"的抛弃和反叛,其是在一定基础上音乐历史孕生而出的另一种创作思维模式."调性"与"无调性"这两种思维模式各自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各自所处时期的普遍哲学思潮也有着紧密的同质性关联.">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调性与"无调性"——历史与哲学语境下两种音乐创作思维的内在差异与隐秘关联
文献摘要:
"调性"是特定文化土壤和思维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曾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以至于当20世纪初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的作品最初被冠以"无调性"(atonality)名称时,音乐界无不为之震动.但实际上,"无调性"音乐并非强...>>详细"调性"是特定文化土壤和思维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曾在西方音乐的历史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以至于当20世纪初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的作品最初被冠以"无调性"(atonality)名称时,音乐界无不为之震动.但实际上,"无调性"音乐并非强调对"调性"的抛弃和反叛,其是在一定基础上音乐历史孕生而出的另一种创作思维模式."调性"与"无调性"这两种思维模式各自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与各自所处时期的普遍哲学思潮也有着紧密的同质性关联.
文献关键词:
调性;无调性;创作思维;内在差异;隐秘关联
作者姓名:
袁利军
作者机构: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武汉430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利军-.调性与"无调性"——历史与哲学语境下两种音乐创作思维的内在差异与隐秘关联 )[J].北方音乐,2022(02):83-92
A类:
Schoenberg,atonality
B类:
无调性,音乐创作,内在差异,隐秘关联,文化土壤,西方音乐,以至于,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冠以,音乐界,不为,震动,抛弃,反叛,音乐历史,创作思维模式,哲学思潮,着紧,同质性
AB值:
0.2222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