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为了解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提高农村居民点的利用率.[方法]运用Voronoi、GIS核密度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评价.[结果]山西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呈现出"南密北疏"的分布特征,且主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海拔、坡度、河流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其密度分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低坡度、低海拔的区域.在区位因素上随县城、公路缓冲区距离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分布密集程度呈反比下降趋势.此外山西省农村点适宜性分布以较适宜居住为主,其中适宜性居住所占比例达到32.08%.[结论]山西省居民点分别同时受地形和区位的影响,其中地形影响较大,且整体适宜居住,文章可为优化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提高积极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山西省;农村居民点;核密度;环境因子;适宜性评价
作者姓名:
刘立文;段永红;李丽丽;徐立帅;张颖;聂文玉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太谷 030801;中国移动(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0
引用格式:
[1]刘立文;段永红;李丽丽;徐立帅;张颖;聂文玉-.山西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01):100-109
A类:
B类:
农村居民点,点空间,空间分布特征,适宜性评价,Voronoi,核密度方法,空间分析技术,自然因素,密度分布,低海拔,区位因素,县城,缓冲区,反比,住所,地形影响,环境因子
AB值:
0.1834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