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特征与整治策略——以贵州省江口县鱼粮溪村为例
文献摘要: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机理与特征并提出整治策略,为乡村转型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由"人""地""业""房"要素构成,4维要素间彼此联系、相互响应,并按一定共生规律组合与作用而形成具有共生结构和共生功能特征的农村居民点共生系统;(2)村域经济社会环境与多要素变化共同推动鱼粮溪村居民点共生模式由"寄生→偏利共生→互惠共生"有序演进,不同模式下"人""地""业""房"关键要素的发展程度与相互作用机制不尽相同;(3)基于农村居民点多要素共生机理,可凝练出协调多维共生单元、完善村域共生环境及加快共生模式转型3种整治策略.研究结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应充分考虑其共生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与住宅等关键要素活力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共生理论;村庄分类;土地整治;整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德东;冯应斌;龙花楼;徐雨利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德东;冯应斌;龙花楼;徐雨利-.农村居民点多维要素共生特征与整治策略——以贵州省江口县鱼粮溪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22(10):91-99
A类:
B类:
农村居民点,整治策略,江口县,研究目的,共生机理,乡村转型发展,质性分析,村域尺度,要素构成,功能特征,共生系统,村域经济,多要素,共生模式,寄生,偏利,互惠共生,不同模式,发展程度,相互作用机制,练出,共生单元,共生环境,模式转型,城乡融合,点整,乡村人口,住宅,乡村高质量发展,共生理论,村庄分类,土地整治
AB值:
0.334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