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38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各190例;比较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疼痛VAS评分、Cobb角、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以及脑脊液漏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0.57±0.17)cm、疼痛VAS评分(7.23±1.25)分、Cobb角(28.61±3.73).同常规组椎体前缘高度(0.57±0.19)cm、疼痛VAS评分(7.18±1.22)分、Cobb角(28.63±3.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体前缘高度(0.87±0.26)cm高于常规组椎体前缘高度(0.71±0.22)cm,疼痛 VAS 评分(1.91±0.52)分、Cobb 角(15.49±1.63).均低于常规组疼痛 VAS 评分(2.67±0.85)分、Cobb 角(18.85±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5、10.513、18.556,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55.43±7.63)mL少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143.21±20.39)mL,手术时间(52.41±2.59)min短于常规组手术时间(70.05±11.2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0.53%)、骨水泥渗漏发生率(0.00%)以及脑脊液漏发生率(0.53%)同常规组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0.00%)、骨水泥渗漏发生率(0.53%)以及脑脊液漏发生率(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有效应用后,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可提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缓解疼痛程度,减小Cobb角,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且不会导致临近椎体骨折发生率、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以及脑脊液漏发生率增加,可促进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患者总体预后水平提升.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传统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志强;焦顺成;刘叶;申海波
作者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骨外一科,北京 10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志强;焦顺成;刘叶;申海波-.经皮穿刺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2(10):27-31
A类: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胸腰段压缩骨折
B类:
球囊扩张成形术,PKP,疗效分析,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该院,治疗研究,传统手术方法,椎体前缘高度,VAS,Cobb,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椎体骨折,骨水泥渗漏,脑脊液漏,组手,有效应用,方法比较,缓解疼痛,疼痛程度,短手,预后水平
AB值:
0.0947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