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5个竹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文献摘要:
叶绿素荧光作为研究光合作用的有效探针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研究不同竹种的光合作用及其环境适应能力,利用PAM-2100荧光测定仪测定了5个竹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光化光照射时间的延长,安吉金竹(Phyllostachys parvifolia)、白哺鸡竹(P.dulcis)、斑竹(P.bambusoides)、茶秆竹(Pseudosasa amabilis)和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离体叶片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PSII实际光合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通过PSⅡ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等参数呈现逐渐升高并最终平稳的变化过程.5个竹种的Fv/Fm值为0.767~0.788.相关性分析表明,Y(Ⅱ)与NPQ呈显著负相关(r=-0.917),与qP、rETR呈显著正相关(r=0.995和1.000);NPQ与qP、rETR呈显著负相关(r=-0.892和-0.920);qP与rETR呈显著正相关(r=0.995).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竹种的光合作用特性及选择其适宜生长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竹种;叶绿素荧光;相关性;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美才;李彬;丰华新;王艳琴;刘远生
作者机构:
江西省安福县明月山林场 江西安福343200;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林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江西吉安343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美才;李彬;丰华新;王艳琴;刘远生-.5个竹种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J].世界竹藤通讯,2022(06):30-34
A类:
bambusoides,Shibataea
B类:
竹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环境适应,PAM,测定仪,叶绿素荧光参数,安吉,吉金,Phyllostachys,parvifolia,dulcis,斑竹,Pseudosasa,amabilis,鹅毛,毛竹,chinensis,离体叶片,非光化学淬灭,NPQ,PSII,光合效率,qP,电子传递,rETR,变化过程,Fv,Fm,光合作用特性,生长环境
AB值:
0.4014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