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黏膜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同时还产生免疫性物质从而提高人体抵抗力,对于防止外来病原体入侵起到屏障作用.人类肠道内存在大量细菌,这些细菌被称为肠道菌群.某些特定的细菌可极大地影响人类健康以及疾病的转归.2018年一项关于全国恶性肿瘤研究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为第三位,死亡率为第五位[1].肠道菌群在结肠直肠中分布密度最大,因此在结直肠癌的癌变进程中,肠道菌群的稳态对结直肠癌进展起到延缓作用[2].结直肠癌黏膜与细菌直接接触,极易受到肠道菌群的影响,并且结直肠癌患者黏膜细胞与健康黏膜上皮细胞存在组织学差异,其肠道菌群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伴随一定程度的菌群失衡,菌群移位以及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的改变.尽管肠道黏膜菌群繁多,但近年来肠道菌群鉴定方法提高,结直肠癌黏膜菌群研究也不断深入,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黏膜菌群提供更多的途径.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梁志;胡江;宋晓彪;陈俊生;郝继伟;李燕;乌日嘎;李鹏达;董振宇;牛翻燕;王继军
作者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 包头014040;包头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包头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志;胡江;宋晓彪;陈俊生;郝继伟;李燕;乌日嘎;李鹏达;董振宇;牛翻燕;王继军-.黏膜菌群在结直肠癌中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2(03):85-90
A类:
B类:
黏膜菌群,中研,消化器官,化食,营养物质,免疫性,抵抗力,病原体,屏障作用,肠道菌群,转归,肿瘤研究,第三位,第五位,分布密度,癌变进程,直接接触,结直肠癌患者,膜细胞,黏膜上皮,上皮细胞,菌群失衡,移位,肠道黏膜,鉴定方法
AB值:
0.229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