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明清时期西北茶马贸易的发展
文献摘要:
茶马贸易起源于唐朝,宋明时期兴盛,并于清朝式微.明朝统治者认识到茶马贸易是"实以系番夷归向之心",因此便建立了一套官营茶马贸易体系,使茶马贸易达到繁盛时期.清朝建立之初沿袭明制,设立西宁、洮州、河州、庄浪、甘州等五个茶马司.1735年(雍正十三年),因西域战事结束,西宁等五茶马司名存实亡,茶马贸易处于停滞.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茶马贸易制度最终被废止.茶马贸易不仅成为沟通内地与边疆的经济纽带,也成为中原王朝控制边疆民族的一个重要手段.茶马贸易加强了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边疆和中原地区之间经济商贸互动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在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明清时期;茶马贸易;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佳丽;先巴
作者机构: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宁81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佳丽;先巴-.明清时期西北茶马贸易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01):55-58
A类:
B类:
明清时期,茶马贸易,唐朝,宋明,明时,兴盛,清朝,式微,明朝,统治者,归向,官营,贸易体系,繁盛,盛时,沿袭,西宁,洮州,河州,庄浪,甘州,马司,雍正,十三年,西域,战事,名存实亡,停滞,乾隆,二十一年,贸易制度,废止,王朝,边疆民族,汉族,边疆少数民族,中原地区,商贸,各民族,民族团结,西北地区
AB值:
0.4158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