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何以为"家":《民法典》视域下家庭成员身份与亲属身份适当分离的逻辑证成
文献摘要:
家庭成员身份与亲属身份存在从属关系模式与适当分离模式两种类型.我国《民法典》第 1045 条第 3 款采取从属关系模式延续了婚姻家庭立法的传统.但随着个人生活多元化发展以及婚姻家庭法回归民法,从属关系模式既无法满足法典化背景下法的外在体系协调一致的要求,也难以回应老龄社会背景下家庭法与政策对加强家庭抗风险能力的期待,更无法涵摄新型家庭类型.对此,适当分离模式更具有解释力.家庭的演变和社会老龄化是采纳适当分离模式的内因与外力;制定法目的异质的规范需求是适当分离模式的体系价值所在;家庭和家庭成员作为类型化主体,以及围绕情感因素构建的家庭法规则是适当分离模式的实践和制度基础.未来应以适当分离模式解释《民法典》第 1045 条第 3 款,围绕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确定家庭成员身份的识别因素,以亲属身份的差序格局梯次配置家庭成员的限定条件,并在司法解释中增加"法律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适当分离模式下,家庭成员身份与亲属身份的功能定位得以明晰.
文献关键词:
家庭成员身份;亲属身份;从属关系模式;适当分离模式;民法典
作者姓名:
林珊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引用格式:
[1]林珊-.何以为"家":《民法典》视域下家庭成员身份与亲属身份适当分离的逻辑证成)[J].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06):100-114
A类:
从属关系模式,适当分离模式
B类:
民法典,下家,家庭成员身份,亲属身份,证成,多元化发展,婚姻家庭法,法典化,下法,外在体系,体系协调,协调一致,老龄社会,社会背景,抗风险能力,涵摄,家庭类型,解释力,社会老龄化,采纳,内因,外力,体系价值,类型化,情感因素,制度基础,财产关系,差序格局,梯次配置,限定条件,司法解释,另有规定
AB值:
0.2197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