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法秩序统一性的含义与刑法体系解释——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为例
文献摘要:
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对于刑法解释具有制约关系,但是如何理解法秩序统一性的内涵,历来见仁见智.对于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中的"英雄烈士"如何界定,在理论上存在争议.以《英雄烈士保护法》为前置法,进而主张"英雄般的烈士"是本罪保护对象的观点虽有一定影响,但很值得质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136号指导性案例将已牺牲的烈士和健在的英雄模范人物进行"整体评价"的论证逻辑存在明显不足.法秩序统一性的真正含义是"法规范的集合"不存在内在的、根本的矛盾,是目的论层面的统一,仅以《英雄烈士保护法》及《民法典》第185条为根据理解本罪的保护范围,是将法秩序统一性降格成了"部门法之间的统一",存在方法论上的缺陷.将本罪保护对象限定理解的主张还忽略了《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等法律的存在.从立足于法秩序统一性的体系解释出发,应当认为本罪所保护的英雄和烈士之间是并列关系,侮辱、诽谤健在的英雄,且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同时构成本罪和侮辱罪、诽谤罪的想象竞合犯.
文献关键词:
法秩序统一性;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刑法解释;想象竞合犯
作者姓名:
周光权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引用格式:
[1]周光权-.法秩序统一性的含义与刑法体系解释——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为例)[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02):5-19
A类:
B类:
刑法体系,体系解释,侵害,名誉,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刑法解释,制约关系,来见,见仁见智,英雄烈士保护法,前置法,保护对象,虽有,有一定影响,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健在,英雄模范人物,论证逻辑,目的论,民法典,据理,解本,保护范围,降格,部门法,象限,勋章,国家荣誉,荣誉称号,释出,并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侮辱罪,诽谤罪,想象竞合犯
AB值:
0.2572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