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粘接间隙参数在CAD/CAM PMMA全冠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粘接间隙参数在算机辅助设计/加工(CAD/CAM)技术制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0.05)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全冠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第一前磨牙CAD/CAM PMMA全冠修复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椅旁切削机完成PMMA全冠制作(n=576).依照不同的粘接剂间隙参数分为A、B、C、D、E、F6组,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设为A组:20 μm、B组:40 μm、C组:60 μm三组;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2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设为D组:20 μm、E组:40 μm、F组:60 μm三组.触觉-视觉表评估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和稳定性、万能试验机测定其固位力、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间隙值并计算均数和标准差,应用SPSS19.0统计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 A、C两组修复体的稳定性和边缘适合性显著低于其他组,D组满意度和稳定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的平均边缘间隙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组中,A组的平均边缘间隙最大(85±7)μm;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2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组中,D组的平均边缘间隙最大(50±5)μm,F组的平均边缘间隙最小(35±5)μm.6组间两两比较,A组平均边缘间隙最大,F组平均边缘间隙最小.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0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组中,A组的固位力最大(51.4±4)MPa,C组的固位力最小(36.2±5.4)MPa(P<0.05).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2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组中,D组的固位力最大(58.3±6.4)MPa,F组的固位力最小(40.5±4.3)MPa,(P<0.05).两两比较,D组固位力最大,F组固位力最小(P<0.05).结论 在CAD/CAMPMMA全冠修复体中采用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0 μm,2 mm以上粘接间隙设为20 μm时的粘接间隙参数应用效果较好,固位力和稳定性最佳.
文献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加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全冠修复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碧霞;高雪娇;尹路
作者机构: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福建厦门361010;厦门医学院口腔系,福建厦门36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碧霞;高雪娇;尹路-.不同粘接间隙参数在CAD/CAM PMMA全冠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07):796-799
A类:
粘接间隙,olymethylmethacrylate,CAMPMMA
B类:
CAD,全冠修复体,应用效果分析,技术制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一前,前磨牙,椅旁,切削机,冠制,粘接剂,F6,内粘,触觉,边缘适合性,万能试验机,固位力,均数,SPSS19,多因素方差分析,LSD,统计学差异,计算机辅助设计
AB值:
0.1196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