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A/λ法在褶皱演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川西坳陷为例
文献摘要:
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一直是勘探工作的难点,四川盆地构造叠加与联合十分普遍,前人利用平衡剖面法、改进型断层活动速率法、迭代回剥断距法和实验样品法等多种方法对川西坳陷不同地区的褶皱演化开展了多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褶皱的两个重要参数A、λ在传递过程中的变化特性,明确了褶皱在平面及纵向上多期叠加的特性,形成了一种应用于褶皱多期演化分析的方法,即A/λ法.利用该方法开展川西坳陷近东西向丰谷、回龙褶皱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东西向褶皱从北向南递减生长,开始形成于印支早期、成长壮大于燕山中期—喜马拉雅早期,定型于喜马拉雅晚期,与油气成藏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场所.
文献关键词:
川西坳陷;构造演化;褶皱演化;波幅;波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建磊;杨映涛;卓俊驰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中心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建磊;杨映涛;卓俊驰-.A/λ法在褶皱演化分析中的应用——以川西坳陷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22(05):7-11,20
A类:
褶皱演化
B类:
川西坳陷,多旋回叠合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勘探,四川盆地,盆地构造,构造叠加,合十,平衡剖面,剖面法,改进型,断层活动速率,速率法,断距,多种方法,重要参数,传递过程,变化特性,多期叠加,近东,东西向,回龙,从北向南,印支,燕山,山中,喜马拉雅,油气成藏,耦合关系,油气聚集,波幅
AB值:
0.35497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