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苏北盆地海相地层残存状况及成藏类型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前人研究认识和勘探成果,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剖面解析和钻井资料分析,探讨了苏北地区海相地层在经历了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与喜马拉雅期伸展构造迭加改造下的变形及分布面貌.在此基础上,综合成藏组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可能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其主控因素.研究认为:(1)苏北地区以淮阴—东台断裂为界,西侧残留地层以下古生界为主,纵向上基本表现为地层倒转,由北往南逐渐由老变新;东侧残留地层以上古生界为主,纵向上正常分布,同样由北往南地层逐渐变新.(2)苏北地区存在四类与海相地层有关的油气成藏类型,即早期原生残留型、晚期新生古储型、晚期古生新储型和晚期古生古储型.早期原生残留型必须同时具备早期成藏有利区及燕山期改造破坏程度弱两大要素;晚期新生古储型必须具备陆相烃灶与海相储层对接的良好配置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垂向运移到陆相储层的通道两要素;晚期古生古储型残留海相地层必须具备晚期生烃烃灶及纵向区域盖层封盖良好两要素.晚期古生新储型油气藏是近期海相勘探突破的有利类型,晚期古生古储型油气藏应是海相勘探拓展的有利类型.
文献关键词:
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条件;构造运动;海相地层;苏北盆地
作者姓名:
潘文蕾;彭金宁;翟常博;李海华;邱建华;曹倩;李风勋;陆永德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 214126;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文蕾;彭金宁;翟常博;李海华;邱建华;曹倩;李风勋;陆永德-.苏北盆地海相地层残存状况及成藏类型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22(02):231-240
A类:
地层残存,迭加改造
B类:
苏北盆地,海相地层,成藏类型,类型分析,勘探成果,区域地球物理,钻井,资料分析,苏北地区,印支,燕山期,挤压构造,喜马拉雅,伸展构造,分布面,成藏组合,组合分析,主控因素,淮阴,东台,西侧,残留地层,下古生界,本表,倒转,变新,东侧,上古生界,四类,即早,藏有,有利区,破坏程度,大要,陆相,储层,生烃,垂向运移,区域盖层,封盖,油气藏,勘探突破,油气成藏模式,油气成藏条件,构造运动
AB值:
0.3269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