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
文献摘要: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文献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权;制度化路径;实践效应;旅游减贫试验;阿者科计划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保继刚;杨兵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保继刚;杨兵-.旅游开发中旅游吸引物权的制度化路径与实践效应——以"阿者科计划"减贫试验为例)[J].旅游学刊,2022(01):18-31
A类:
旅游吸引物权,阿者科计划,旅游减贫试验
B类:
旅游开发,中旅,制度化路径,路径与实践,实践效应,止步,理论探讨,旅游地,发展困境,学术概念,中国制度,制度情境,结构层,资源保护,制度规则,规则体系,运行逻辑,经济利益,利益调节,制度结构,文化层,多方主体,表达与实践,文化培育,方外,催发,原住民,乡村旅游,进驻,资金投入,技术援助,旅游发展,政府作为,土地产权,根基性,成物,共有性,产权关系,变现,名义,多元逻辑,体改,变产,产权认知
AB值:
0.275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