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五谷为养之黍米历史溯源与功能考证
文献摘要:
黍子为五谷之一,黍米自古便可药用,但目前黍米常作为粮食使用,忽视了其作为中医药养生的功能.黍子在我国新石器时期便已经开始种植,但自春秋时期即出现异名现象,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异名众多且较为复杂,常出现异名混乱使用的现象.黍米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明确其"味甘,温,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本文通过对我国黍米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对黍米历代性味归经以及现代黍米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探讨了现今黍米作为五谷之一的中医药功能及应用,分析了黍米发展现状,提出了对黍米在中医药方面的应用建议.
文献关键词:
黍米;五谷;历史;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新月;董燕;李颖;杨庆文;刘根喜;张钟晓;张敏;杨光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中药协会药酒专委会;代州黄酒酿造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新月;董燕;李颖;杨庆文;刘根喜;张钟晓;张敏;杨光-.五谷为养之黍米历史溯源与功能考证)[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2(08):118-125
A类:
B类:
五谷,黍米,历史溯源,黍子,自古,中医药养生,新石器时,春秋时期,异名,更替,药用价值,载于,神农本草经,益气,历史与现状,性味归经,营养成分,药方,应用建议
AB值:
0.2919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