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魏四部尚书释疑
文献摘要: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四部尚书是内朝官中内行尚书的一种,作为一种荣誉封号,主要授予有军功之人.四部尚书中的"四部"是一个带有鲜卑色彩的语汇,不可附会为汉语并将其理解为北魏某种地方行政体制."四部"确为何意已不重要,仅以"尚书"代表任职者与皇帝的密切关系,并直接受君主差遣.拓跋焘时期设立了大量如四部尚书这样"名"与"义"不符的内行尚书,这是拓跋焘勤于战事,奖励、储备和直接调用军事人才的需要.将诸多以事功见长的人才提拔、充实到内朝官中,逐渐打破北魏以诸部大人子弟构成、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内朝官结构,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既结合了自身的传统又具有制度创新的特质,为孝文帝汉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北魏;四部尚书;北魏官制
作者姓名:
陈开颖
作者机构:
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开颖-.北魏四部尚书释疑)[J].中州学刊,2022(03):131-137
A类:
四部尚书,拓跋焘,北魏官,北魏官制
B类:
释疑,北魏太,魏太武,太武帝,内朝,内行,荣誉,封号,授予,军功,之人,鲜卑,语汇,附会,种地,地方行政,行政体制,何意,不重,任职者,皇帝,密切关系,君主,差遣,勤于,战事,调用,军事人才,事功,见长,提拔,人子,子弟,血缘关系,选人用人,用人机制,孝文帝,汉化改革
AB值:
0.3931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