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榆林窟第3窟为元代西夏遗民窟新证
文献摘要:
榆林窟第3窟为敦煌石窟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洞窟之一,学界对其开凿时代存在不同意见,主要有西夏说、元代说两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作出综合判断:西夏装与蒙古装交织,则必为元代,因为元代敦煌西夏势力强大,与蒙古王室关系密切,西夏时代不曾有蒙古人;元朝推行主仆制度,甬道壁上的西夏与蒙古供养人,只能是施主,但不可能是窟主,窟主是"三王"之一的瓜州肃王家族;甬道下部的蒙古供养人像对上部的西夏供养人像虽有叠压关系,但明显未对西夏供养人像造成破坏,保护之意清晰可见,且西夏供养人像大于蒙古供养人像,这些现象只能说明二者皆属元代之物,否则,蒙古与西夏国有世仇,不会保护西夏国的供养人像,更不能允许其供养人像大于自己的.尤为重要的是,在甬道南壁两身蒙古装供养人像衣服交接空隙处有用西夏文书写的"佛"字,非元代不可为也.该窟在1368-1372年有重修活动;该窟《唐僧取经图》中孙悟空形象完全是元代特征.各种因素可以证明,榆林窟第3窟当为元代敦煌西夏遗民所营建,绝不可能属于西夏国时代之遗物.
文献关键词:
榆林窟第3窟;西夏;蒙古;供养人
作者姓名:
杨富学;刘璟
作者机构:
敦煌研究院 人文研究部,甘肃 兰州 730030;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富学;刘璟-.榆林窟第3窟为元代西夏遗民窟新证)[J].敦煌研究,2022(06):1-12
A类:
主仆制,不能允许
B类:
榆林窟,元代,遗民,新证,敦煌石窟,石窟群,洞窟,开凿,不同意,综合判断,夏装,古装,势力,王室,不曾,蒙古人,元朝,甬道,壁上,供养人,施主,窟主,三王,瓜州,王家,人像,虽有,叠压,清晰可见,否则,西夏国,世仇,两身,衣服,交接,空隙,西夏文,文书,重修,唐僧,取经,经图,孙悟空,各种因素,营建,绝不,遗物
AB值:
0.3330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