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引江济淮调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文献摘要:
工程调水是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的主要途径,补偿标准是跨流域调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安徽省各市水资源超载系数,分析各市水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构建生态补偿模型核算引江济淮工程调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显示:(1)2019年,安庆市、宣城市、六安市和池州市的水资源人均承载力均较大,水资源超载系数为负值,水资源富余,为工程调水水源地;其他8市水资源人均承载力较小、超载系数为正值,水资源不足,为工程调水受水区.(2)水源地和受水区的水资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占37.35%、62.65%.(3)受水区提供569.06亿元的生态补偿,水源地接受113.72亿元的生态补偿.其中合肥市提供补偿总量的39.98%,为最大等级;其次是滁州市、淮南市提供补偿总量的44.30%.
文献关键词:
生态补偿标准;生态足迹;水资源;引江济淮工程调水
作者姓名:
孙贤斌;贺旭辉;刘乾坤
作者机构:
皖西学院 环境与旅游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引用格式:
[1]孙贤斌;贺旭辉;刘乾坤-.基于生态足迹的安徽引江济淮调水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04):49-54
A类:
引江济淮工程调水
B类:
水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标准,标准研究,区域水资源,资源紧缺,跨流域调水,立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足迹模型,各市,超载,资源生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补偿模型,安庆市,宣城市,六安市,池州市,负值,富余,水源地,正值,受水区,合肥市,滁州市,淮南市
AB值:
0.2330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