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中医看古人识物析事的门径
文献摘要:
人们研究中国文化往往对那些常识性的、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视而不见,甚至不少被视为糟粕而加以否定.比如"比类取象"和"同气相求",这是我们老祖先非常重要的两种思维方法,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前者重在观察自然之"象",获取其要义,感悟"象"背后的道理,然后运用这一道理去解读共通的现象,并在实践中推而广之;后者强调识一物时,依据其特性,联想其相似物类,以及相关性,把该物放在系统之中来推演,借此找到万物归类、万物互联的逻辑.这些正是古人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所依据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模型,同时也存在于老百姓日常思维活动中.
文献关键词:
中国文化;中医;比类取象;同气相求
作者姓名:
张圣华
作者机构:
中国教育报,北京 100010
引用格式:
[1]张圣华-.从中医看古人识物析事的门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01):12-19
A类:
B类:
古人,门径,常识性,老百姓,视而不见,糟粕,比类取象,同气相求,老祖先,思维方法,文化影响,道理,理去,共通,推而广之,一物,联想,推演,万物互联,逻辑体系,思维模型,思维活动
AB值:
0.38234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