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董仲舒经学的发生、解释及其思想史意义
文献摘要: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将儒经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经典,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重新解释了六经,建构了天人合一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很好地维护了汉王朝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并就当时的王朝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与方法,尤其是就政治、思想等各领域的大一统.董仲舒的经学解释异于先秦时期,比如采用了阴阳五行学说解释儒经、群经互证、经史互证等方法,更为主要的是,他基于经学解释的形式建构了系统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完成了先秦以来经学范式的转化、儒学思想体系的构建.董仲舒的经学不仅推动了两汉时期中国经学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成为先秦、汉唐经学的枢纽式人物.
文献关键词:
董仲舒;汉代经学;经学史;儒学史;治国之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海军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海军-.董仲舒经学的发生、解释及其思想史意义)[J].衡水学院学报,2022(06):28-42
A类:
B类:
董仲舒,思想史意义,儒经,经作,治国理政,心经,阴阳五行学说,重新解释,六经,天人合一,新儒学,儒学思想,思想体系,地维,汉王,王朝,朝政,大一统,异于,先秦时期,群经,互证,经史,两汉时期,传承与发展,汉唐,汉代经学,经学史,儒学史,治国之道
AB值:
0.3718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