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种社会合作视角的尝试性解读
文献摘要:
从社会合作(伦理)视角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坏乐崩"是意味着周代"礼乐制度"的失灵和无效,不能有效维系当时的社会合作体系.此时,诸子百家都试图从某些(种)社会合作伦理类型着手,提出 自己的主张与解决方案.比较而言,儒、道、墨三家学说的解释力更强,在"百家争鸣"中也更具影响力.在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适时吸收各家,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样类型的社会合作伦理及其一致性解释,从此,"独尊儒术"也就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选择,并为之后的中国文明形态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社会合作;社会合作伦理;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作者姓名:
彭睿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人文学院哲学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睿-.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一种社会合作视角的尝试性解读)[J].中国哲学史,2022(04):48-55
A类:
社会合作伦理
B类: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尝试性,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周代,礼乐制度,失灵,合作体系,诸子百家,比较而言,三家,解释力,汉代,董仲舒,各家,从此,文明形态
AB值:
0.2381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