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品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使用的成本分析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带量采购前后不同品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使用、医疗费用及培训服务情况,为优化临床决策及完善PICC带量采购规则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已完成PICC带量采购的山东临沂-菏泽地区,基于关键知情人访谈和文献回顾收集不同品牌导管的临床使用情况,并搭建成本分析模型进行费用比较,纳入置管费用(PICC单价、置管相关耗材费用)、护理工时费用、维护费用及临床问题/并发症处理费用.结果 相比于A品牌(带量采购前使用品牌),B品牌(带量采购中标品牌)可留置时间短(12个月vs 6个月),置管中及置管后临床问题/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动回血发生率增加8倍,抽不出回血发生率增加6倍.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所有需PICC留置患者,相比于A品牌,使用导管单价较低的B品牌,总费用反而增加0.05%;对于需留置6~12个月患者,B品牌总费用增加6.70%.培训服务提供情况显示,80%受访护士表示非常需要培训服务,然而B品牌厂家的培训内容及护士满意度较低,其中非基础理论培训尤其不足,仅为A品牌厂家的19%,A品牌厂家对培训投入更多、培训渠道更多元丰富.结论 PICC在临床使用上存在品牌转换风险,影响患者的血管安全;低价导管未带来整体医疗资源节约;厂家培训服务的不足亦不利于护理行业的长期发展.建议逐步完善PICC带量采购实施规则,根据医用耗材产品特性,建立多维度评估标准,落实"一品一策"常态化推进.
文献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使用;成本分析;带量采购
作者姓名:
明坚;胡善联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明坚;胡善联-.不同品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使用的成本分析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2(08):32-38,44
A类:
B类:
不同品牌,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成本分析,带量采购,PICC,医疗费用,培训服务,临床决策,采购规则,东临,临沂,菏泽地区,知情人,文献回顾,临床使用情况,置管,单价,护理工时,工时费,维护费用,临床问题,并发症处理,处理费,中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抽不出,总费用,服务提供,受访,厂家,培训内容,护士满意度,理论培训,元丰,品牌转换,低价,医疗资源,资源节约,长期发展,逐步完善,实施规则,医用耗材,产品特性,多维度评估,评估标准,一品
AB值:
0.3046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