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采样间隔和强度分界值的适用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7种强度分界值和6种采样间隔(42种组合)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探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的组合测量方案.方法:以36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频数分析等探究42种组合条件下静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和总身体活动(the total of physical activity,TPA)的差异及身体活动推荐量的满足程度.结果:1)同一强度分界值(切点)条件下,以1 s采样间隔为参照,SB、MVPA基本均随着身体活动采样间隔的增加而减少(P<0.001),相反,LPA和TPA基本均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而增加(P<0.001);2)同一采样间隔条件下,7种切点测量的不同强度PA和SB基本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η2=0.81~0.97);3)随着采样间隔的增加,不同切点评估的MVPA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极差逐渐变小,而SB、LPA和TPA极差却逐渐变大;4)MV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变长而下降,TPA推荐量满足情况随着采样间隔变长而上升.结论:不同强度分界值和采样间隔会显著影响基于ActiGraph加速度计测量的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建议当前国内研究选择Buttle切点和15s的采样间隔.
文献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采样间隔;强度分界值;适用性
作者姓名:
常振亚;王树明
作者机构: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10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常振亚;王树明-.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采样间隔和强度分界值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2(06):17-25
A类:
强度分界值,Buttle
B类:
学龄前儿童,儿童身体,采样间隔,适用性研究,身体活动水平,physical,activity,组合测量,测量方案,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频数分析,静坐行为,sedentary,behavior,SB,低强度,light,LPA,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vigorous,MVPA,total,TPA,满足程度,切点,不同强度,点评估,最小值,极差,满足情况,变长,ActiGraph,加速度计,计测,国内研究,15s
AB值:
0.2417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