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壳元素铁的吸光贡献对黑碳吸光增强估算的影响——以武汉为例
文献摘要:
传统方法使用固定的波长吸收指数来估算地壳元素或棕碳吸光,但该方法只能处理仅存在两种组分的情形(黑碳/棕碳,或黑碳/地壳元素)的吸光贡献,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利用武汉在线观测数据(2021年2、3、8、9月),采用铁作为地壳元素的示踪物,利用最小相关系数法(MRS)得出地壳元素的吸光贡献,在扣除地壳元素吸光之后,再得到黑碳吸光增强系数(Eabs).结果显示观测期间370nm波段地壳元素吸光贡献均值为12.3%,月均值范围5.7%~15.5%,且波长吸收指数与铁的浓度正相关,表明地壳元素吸光贡献不可忽视.地壳元素吸光贡献呈现出显著的季节特征,呈现出冬季低,春季高的特点.地壳元素吸光的分离前后计算的Eabs存在一定的差异,受到了黑碳和铁的相关性的影响.观测期间扣除地壳元素吸光后,Eabs均值为1.43±0.53,在季节性上呈现春夏高,秋冬低的特性,春季较高Eabs值与春季黑碳较高的老化程度有关.Eabs对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存在正的依赖关系,证明了这些包裹物质对吸光增强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矿尘吸光贡献;黑碳吸光增强;最小相关系数法(MRS方法);波长吸收指数(AAE)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健;夏瑞;吴兑;孔少飞;陈楠;成春雷;邓涛;陶丽萍;张雪;吴柏禧;吴良斌;王庆;吴晟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32;广东省大气污染在线源解析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湖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4;湖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 武汉 430074;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健;夏瑞;吴兑;孔少飞;陈楠;成春雷;邓涛;陶丽萍;张雪;吴柏禧;吴良斌;王庆;吴晟-.地壳元素铁的吸光贡献对黑碳吸光增强估算的影响——以武汉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22(07):3033-3045
A类:
黑碳吸光增强,Eabs,370nm,矿尘吸光贡献
B类:
地壳,棕碳,能处,仅存,用武,在线观测,观测数据,示踪物,最小相关系数法,MRS,扣除,增强系数,波段,月均,季节特征,春夏,秋冬,老化程度,无机盐,依赖关系,AAE
AB值:
0.20586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