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声可视下射频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步态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超声可视引导下射频针刺治疗和传统电针治疗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步态参数的影响,并与正常受试者进行比较.[方法]60例单膝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射频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推拿和中药塌渍基础治疗,并指导功能锻炼,每日1次,射频组在超声引导下射频针刺患肢髋膝踝周围的经筋病灶点,每次选4~8个治疗点,每周1次,共治疗2周;电针组选取患膝局部阿是穴、梁丘、血海、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令3组连接电针仪,每日20 min,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共治疗2周.对30例正常受试者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动态步态体态分析系统(型号:Right Gait Posture-Medi-cal 3.0)测量步态对称性、标准度、平均步幅、最大步高、摆动速度、最大冲击力差值、双支撑相、着地仰角、离地仰角.[结果]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对称性和标准度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对称性和标准度的等级分布低于正常组(P<0.05);较同时间电针组,射频组的对称性等级分布更优(P<0.05),标准度等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平均步幅、最大步高、摆动速度、着地仰角、离地仰角较本组治疗前增大(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步幅、最大步高、摆动速度、着地仰角、离地仰角小于正常组(P<0.05);较同时间电针组,射频组的平均步幅、最大步高、摆动速度、着地仰角、离地仰角显著增大(P<0.05).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冲击力差值、双支撑相较本组治疗前减小(P<0.05),两组患者的冲击力差值、双支撑相大于正常组(P<0.05);较同时间电针组,射频组的冲击力差值显著减小(P<0.05),双支撑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推拿、中药塌渍和功能锻炼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和传统电针治疗均能改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步行能力,射频治疗改善更显著,但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步行能力仍较正常组差.
文献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经筋;射频热凝;步态
作者姓名:
何波;刘艳;王平
作者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阳 6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波;刘艳;王平-.超声可视下射频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步态特征研究)[J].天津中医药,2022(05):604-610
A类:
B类:
针刺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步态特征,电针治疗,KOA,步态参数,推拿,中药塌渍,基础治疗,功能锻炼,超声引导下,髋膝踝,经筋病灶点,阿是穴,血海,膝眼,阳陵泉,足三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接电,电针仪,体态,Right,Gait,Posture,Medi,cal,步态对称性,步幅,大步,摆动,冲击力,双支,支撑相,着地,仰角,离地,等级分,低于正常,分布差异,射频治疗,步行能力,较正,射频热凝
AB值:
0.2592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