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肝细胞癌组织中Glypican-3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77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组织标本均来源于术中切除组织,其中肝细胞癌标本取自于肝细胞癌原发病灶处,癌旁组织取自于距离原发病灶5 cm的癌旁肝组织,正常肝组织取自于距离肝细胞癌原发病灶5 cm外的肝组织.比较不同肝组织中GPC3表达情况,并分析GPC3表达与肝细胞癌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增殖基因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RT6)、叉头框P2(FOXP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肝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包括:磷脂肌醇-3-激酶(PI3K)、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之间的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阳性表达率为98.70%(76/77),癌旁组织为89.61%(69/77),正常组织为2.60%(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074,P<0.01),其中正常肝组织GPC3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04);正常肝组织GPC3阳性表达率低于肝细胞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45,P<0.01);各组织中S100A2表达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39,P<0.01);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分值、STC2、FOXP2、HIF-1α、SIRT6、PI3K、caspase-3、Akt表达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表达与SIRT6、FOXP、HIF-1α、PI3K、caspase-3、Akt表达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肝细胞癌组织中G PC3表达与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密切,临床可考虑将GPC3作为肝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文献关键词:
肝细胞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常丽仙;刘春云;谢翩
作者机构:
650041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免疫科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常丽仙;刘春云;谢翩-.肝细胞癌组织中Glypican-3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J].肝脏,2022(03):284-287
A类:
FOXP2
B类:
肝细胞癌,癌组织,Glypican,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昆明市,第三人,有组织,组织标本,中切,取自,原发病,癌旁组织,癌旁肝组织,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增殖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6,叉头框,缺氧诱导因子,HIF,肝细胞凋亡,相关因子,PI3K,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阳性表达率,正常组织,中正,S100A2,STC2,双变量,相关性检验,细胞生物学行为,可考,新靶点
AB值:
0.2088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