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合并进展期头颈部癌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初步探索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进展期头颈部癌(head and neck cancer,HN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实施的19例ESD治疗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进展期HNC患者(ESD 1组)的临床资料,并纳入35例同期ESD治疗的单纯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ESD 2组)的临床资料与之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及术后生存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食管病变部位、食管病变长度、食管病变环周面积、食管病变放大胃镜分型及术前病理类型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SD 1组全组病例进展期HNC包括下咽癌14例,口咽癌3例,口腔癌3例,喉癌1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大出血及食管穿孔发生.ESD 1组与ESD 2组在食管固有肌层损伤率[15.8%(3/19)vs 14.3%(5/35),P=0.882]、ESD手术时间[(71.4±39.4)min vs(67.8±32.3)min,P=0.718]、ESD术后住院时间[(4.8±2.1)d vs(4.4±1.7)d,P=0.465]、ES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8%(3/19)vs 11.4%(4/35),P=0.975]、食管病变术后病理类型(P=0.958)、食管病变侵犯深度(P=0.964)及食管病变治愈性切除率[73.7%(14/19)vs 80.0%(28/35),P=0.849]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两年,ESD 1组随访期内9例死亡,1年存活率73.7%(14/19),2年存活率52.6%(10/19).ESD 2组随访期内1例死亡,1年存活率100.0%(35/35),2年存活率97.1%(34/35).结论: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合并进展期HNC行ESD在技术上安全可行,但术后生存结果欠理想,临床工作中需要慎重选择此类患者行ESD手术治疗.
文献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头颈部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真铭;包郁;赵锐;周凌霄;刘武松;陈曦;胡尚志;李生平;王苒霖
作者机构:
610041 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研究所,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 内镜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真铭;包郁;赵锐;周凌霄;刘武松;陈曦;胡尚志;李生平;王苒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合并进展期头颈部癌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初步探索)[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2(04):354-360
A类:
B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展期,头颈部癌,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初步探索,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head,neck,cancer,HNC,临床应用价值,肿瘤医院,癌前病变患,之比,围手术期,术后生存,生存结果,食管病变,病变部位,变长,放大胃镜,胃镜分型,病理类型,全组,下咽癌,口咽癌,口腔癌,喉癌,大出血,食管穿孔,固有肌层损伤,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治愈性切除率,患者随访,在技术上,临床工作,慎重,重选,食管癌前病变
AB值:
0.2274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