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风险Nomogram图的构建与验证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产妇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相关影响因素,建立并验证个体化预测产后POP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建档并分娩的3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产妇产后是否出现POP将其分为POP组(59例)和非POP组(281例).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影响PO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后,应用"rms"程序包绘制预测产后POP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该模型.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前BMI、自然分娩、产次、新生儿体质量是产妇产后P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201、1.466、2.624、4.599、19.193,P<0.05).ROC分析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产后PO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AUC=0.855,95%CI:0.799~0.911);校准曲线接近斜率为1的直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校准度较好(χ2=16.428,P=0.377).结论 本研究基于产妇年龄、孕前BMI、分娩方式、产次、新生儿体质量这5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了预测产妇产后PO P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区分度,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列线图;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明;孙艳;李义菊;方翠莲;张晓红
作者机构:
宣城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安徽宣城 42000;宣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宣城 24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明;孙艳;李义菊;方翠莲;张晓红-.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风险Nomogram图的构建与验证)[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04):13-17
A类:
B类:
盆腔器官脱垂,Nomogram,构建与验证,析产,产妇,妇产,POP,相关影响因素,个体化预测,测产,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本院,建档,逐步回归模型,模型筛选,rms,程序包,受试者工作特征,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检验评估,孕前,自然分娩,产次,新生儿体质量,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分娩方式,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工作
AB值:
0.263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