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建设
文献摘要:
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范式曾备受推崇.清末时期,革命派曾主张要将现代中国建设成为种族与文化上均质的民族国家,但为了不至于中国分崩离析,最后向支持五族君宪的立宪派妥协,从而使更具包容性的五族共和成为民国初年的国家建设方案.然而国民党并不真正接受包容性的国家建设,而是倡导建设种族与文化单一的民族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更是试图进行国民整合,将多民族人口整合为高度同质的人口.中国共产党则认识到建设容纳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实现,且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国家建设方案上拥抱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团结国内各个民族,增进各民族对新中国的共同认同,中国共产党强调国家的人民属性,建构了一套超越民族同时又联结各民族的"人民"话语,同时在政策层面尊重并保护各族人民的民族地位和政治权利,从而成功进行了建设人民国家的实践,实现了对民族国家的超越.
文献关键词:
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人民国家;国家建设;中国共产党
作者姓名:
励轩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成都,61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励轩-.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建设)[J].思想战线,2022(04):48-62
A类:
B类:
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国家建设,现代社会转型,建设范式,推崇,清末,革命派,现代中国,种族,不至于,国分,分崩离析,立宪派,妥协,五族共和,民国初年,建设方案,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民族人口,容纳,长治久安,拥抱,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政策层面,各族人民,政治权利,人民国家
AB值:
0.3480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