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估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其中32例接受后路钉棒复位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观察组),另32例仅接受后路钉棒复位未行纳米人工骨填充(对照组).记录2组固定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测量并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各项影像学参数,观察末次随访时2组骨性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观察组随访12~37个月,对照组随访12~28个月.2组患者固定节段、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2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局部后凸角、骨折椎体楔形角低于术前,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椎管占位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骨缺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骨折椎体楔形角小于对照组,骨折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植骨均融合,对照组14例椎体内骨缺损仍存在.结论 术中三维CT是评估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一种简单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对于存在骨缺损者,使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纳米人工骨修复骨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文献关键词:
胸椎;腰椎;脊柱骨折;骨代用品;内固定器
作者姓名:
周波;王强;蒋俊锋;钱玉强;陈亮;杨斐;张行;江龙
作者机构:
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宜兴 214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波;王强;蒋俊锋;钱玉强;陈亮;杨斐;张行;江龙-.纳米人工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复位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脊柱外科杂志,2022(01):10-15
A类:
B类:
人工骨,胸腰椎骨折,骨折复位,骨缺损,骨折患者,骨修复,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参数,时间差异,脑脊液漏,切口愈合不良,时局,后凸,凸角,楔形角,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占位,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胸椎,脊柱骨折,骨代用品,内固定器
AB值:
0.1917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