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卒中后膈肌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膈肌功能,并探讨其与卒中病程以及吞咽、呼吸、运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首次卒中后单侧偏瘫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洼田饮水试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采用超声测定膈肌功能,包括平静呼吸时的膈肌活动度以及用力呼吸状态下的膈肌活动度和膈肌增厚率.比较整体和不同瘫痪侧患者偏瘫侧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别比较左侧偏瘫和右侧偏瘫患侧的膈肌功能和健侧的膈肌功能.分析瘫痪侧的膈肌功能与病程、洼田饮水试验、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FMA、BBS、mBI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共纳入45例卒中患者,其中左侧偏瘫27例(60.00%),右侧偏瘫18例(40.00%).在整体患者中,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1.69±15.18?mm?vs.?40.24±14.66?mm,P<0.001)及膈肌增厚率(34.99%±23.70%?vs.?48.13%±21.98%,P<0.001)低于健侧.用力呼吸状态下,左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活动度(30.13±12.64?mm?vs.?44.10±12.95?mm,P<0.001)和膈肌增厚率(41.20%±23.42%?vs.?54.63%±21.08%,P=0.004)较健侧低;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25.67%±21.47%?vs.?38.37%±20.07%,P=0.005)较健侧低.用力呼吸状态下,右侧偏瘫患者的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0.029).右侧偏瘫患者的健侧膈肌活动度(P=0.028)及膈肌增厚率低于左侧偏瘫患者(P=0.012).卒中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FMA(r=0.362,P=0.015)呈正相关;用力呼吸状态下,偏瘫侧膈肌活动度与洼田饮水试验(r=0.298,P=0.047)、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表(r=0.437,P=0.003)、FMA(r=0.330,P=0.027)、BBS(r=0.370,P=0.012)、mBI(r=0.321,P=0.031)呈正相关,偏瘫侧膈肌增厚率与病程(r=-0.298,P=0.047)呈负相关.结论 卒中后偏瘫侧膈肌功能较健侧下降,右侧偏瘫患者双侧膈肌功能较左侧偏瘫患者更差.卒中患者膈肌功能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吞咽功能、呼吸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呈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卒中;偏瘫;膈肌功能;吞咽;呼吸;运动;平衡;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小曼;杨颖;曲庆明;邓盼墨;赵月华;刘承弘;贾杰
作者机构:
苏州 215000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康复医学科;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小曼;杨颖;曲庆明;邓盼墨;赵月华;刘承弘;贾杰-.卒中后膈肌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22(06):579-584
A类:
B类:
膈肌功能,相关因素分析,卒中后偏瘫,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前瞻性研究,单侧偏瘫,洼田饮水试验,呼吸功能障碍,程度量,Fugl,Meyer,评定量表,motor,function,assessment,scale,FMA,Berg,balance,BBS,Barthel,modified,mBI,平静,膈肌活动度,呼吸状态,膈肌增厚率,瘫痪,健侧,患侧,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
AB值:
0.1382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