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卒中后吞咽障碍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指患者由于卒中导致吞咽过程中的困难表现,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调控吞咽功能的两个关键区域孤束核和疑核,其分泌的多种神经递质与吞咽功能密切相关.与孤束核密切相关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其受体5-HT1A、谷氨酸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等递质,以及与疑核密切相关的生长激素抑制素、一氧化氮合酶能神经元、谷氨酸、γ-氨基丁酸等递质,在吞咽的启动、控制及相关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最新成果发现,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能的发病机制与背侧区的孤束核及周围的网状结构组成的脑干吞咽中枢,以及位于腹侧区的疑核及周围的网状结构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吞咽障碍;卒中;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华晓琼;李彦杰;金小琴;刘昊源;张淑芹;牛丽
作者机构:
郑州 450046 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华晓琼;李彦杰;金小琴;刘昊源;张淑芹;牛丽-.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22(03):318-323
A类:
B类:
卒中后吞咽障碍,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导,吞咽功能,关键区域,孤束核,神经递质,羟色胺,hydroxytryptamine,HT1A,谷氨酸,天冬氨酸,methyl,aspartate,receptor,NMDAR,生长激素,一氧化氮合酶,氨基丁酸,最新成果,背侧,网状结构,结构组成,脑干,腹侧
AB值:
0.298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