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导向的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评价
文献摘要:
基于生态导向的交通国土空间开发能减轻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运用三维魔方模型,构建基于生态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四川省各市(州)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差异明显,具有层级结构,高承载力地区主要分布于东部盆地,中低承载力地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地和中部自然灾害频发区.2)1级极低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8088.33 km2,占比20.18%,多分布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水源保护地(一、二级生态禁止建设区),交通选址应尽量避开;2级低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7024.92 km2,占比19.96%,交通建设时应注意整体抗灾设计;3级中度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为97260.50 km2,占比20.01%,所分布地区地势较高且土地利用类型多为草地,交通建设路线密度不宜太高;4级较高、5级高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土地面积分别为98077.80 km2、95687.75 km2,占比分别为20.17%、19.68%,可优先选用4、5级土地进行交通建设.该评价体系能客观反映省级范围的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实际情况,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范式作用,可为规划和管理部门在交通路线选址时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生态导向;评价体系构建;生态红线;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尹杰;张占录;朱高儒;吴大放;李龙;刘艳艳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28;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 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尹杰;张占录;朱高儒;吴大放;李龙;刘艳艳-.基于生态导向的四川省交通国土空间承载力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2(03):97-103
A类:
交通国土空间
B类:
生态导向,空间承载力,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交通建设,调经,三维魔方,各市,层级结构,高承载力,土地面积,km2,生态涵养区,水源保护地,禁止,建设区,避开,级低,抗灾,所分,分布地,地势,土地利用类型,草地,线密度,可复制,交通路线,评价体系构建,生态红线
AB值:
0.1965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