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土质及株距对鲜食胡萝卜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探究鲜食胡萝卜在山西省晋中市的栽培模式,以鲜食胡萝卜品种彤心105为材料,在耕层土壤掺入不同比例沙子(无掺沙(CK)以及掺沙150、300、450 m3/hm2)并设置不同栽植株距(3、5、8 cm),比较不同处理下胡萝卜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指标.结果 表明,掺沙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大,掺沙后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孔隙度和pH值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有机质和总氮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随着掺沙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胡萝卜地上部分生长情况均在CK中最优,地下部分的生长及产量在掺沙150 m3/hm2中最佳,该掺沙量下的土壤孔隙度为44.46%.在掺沙基础上比较不同株距胡萝卜的生长结果显示,地上部分在3、5 cm株距下生长较好,营养物质积累在5 cm株距下最多,产量在3 cm株距下最高.说明鲜食胡萝卜在山西晋中市最适宜的栽培模式为掺沙150 m3/hm2的土壤基础上5 cm栽植株距.
文献关键词:
鲜食胡萝卜;栽培模式;掺沙;株距;晋中市
作者姓名:
桑维峻;张晶;武喆;侯雷平;李梅兰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山西省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中心,山西太谷030801;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桑维峻;张晶;武喆;侯雷平;李梅兰-.不同土质及株距对鲜食胡萝卜农艺性状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22(02):179-185
A类:
鲜食胡萝卜
B类:
不同土质,农艺性状,山西省晋中市,栽培模式,耕层土壤,掺入,沙子,掺沙,hm2,栽植株距,不同处理,经济性状,土壤理化性质,后土,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沙量,有机质,总氮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地上部分,分生,生长情况,生长结果,营养物质,物质积累,山西晋
AB值:
0.1982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