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狼疮性肾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表现之一,20%~60%的SLE患者会出现肾脏损伤。抗双链DNA抗体、补体成分C3和C4、尿蛋白肌酐比值等作为LN诊断传统生物标志物,在监测疾病活动和早期肾脏病理损害方面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LN诊断的金标准是肾组织病理活检,这是一种有创检查,不利于早期诊断和反复监测。寻找能替代肾组织病理活检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疾病活动监测、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血液和尿液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提出展望,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新型生物标志物;传统生物标志物;血液;尿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梦琴;何燕;张璐;石桂秀
作者机构:
361005 厦门大学医学院;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梦琴;何燕;张璐;石桂秀-.狼疮性肾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22(03):161-166
A类:
B类:
狼疮性肾炎,L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损伤,双链,补体成分,C3,C4,尿蛋白肌酐比值,传统生物标志物,疾病活动,肾脏病理,金标准,肾组织病理,病理活检,新型生物标志物,尿液,临床应用前景,出展
AB值:
0.2432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