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伴输尿管反流的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伴膀胱输尿管反流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共36例,根据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是否行输尿管再植术,将其分为单纯膀胱扩容术组(A组,22例、33条输尿管),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B组,14例、18条输尿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膀胱输尿管反流级别、既往史及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以及两组手术前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输尿管反流残余率、尿路感染发生率、远端输尿管直径比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儿手术顺利,A、B两组手术时间[(152.6±24.4)min比(232.4±44.9)min]及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57.58%比1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出血量[(19.8±4.8)mL比(21.1±5.3)mL]、术后住院时间[(30.2±6.5)d比(29.6±5.1)d]、反复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率(22.73%比14.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A、B两组术前、术后远端输尿管直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3.01, P=0.003);A、B两组术前术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随访12~36个月,两组各出现1例膀胱瘘,经留置尿管后痊愈;A组1例因持续双侧输尿管反流经输尿管再植术治愈;B组1例因腹膜炎经腹腔探查术治愈,无一例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等情况发生。 结论:对伴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安全有效,可降低膀胱逼尿肌压力、提高膀胱容量及膀胱顺应性,同时降低术后输尿管反流残余率及远端输尿管直径比,且不增加术后住院时长及术中出血量;对伴有膀胱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或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尤其是严重膀胱输尿管反流(高级别反流和(或)低压反流),在行膀胱扩容术的同时,行输尿管再植术纠正输尿管反流是可行的。
文献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扩容术;输尿管再植术;膀胱输尿管反流;治疗结果;儿童
作者姓名:
王冰蕊;张谦;李骥;王磊;郭立华;孙权;崔展阁;傅淑琪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郑州 450052
引用格式:
[1]王冰蕊;张谦;李骥;王磊;郭立华;孙权;崔展阁;傅淑琪-.膀胱扩容术联合输尿管再植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10):968-973
A类:
膀胱扩容术
B类:
输尿管再植术,神经源性膀胱,郑州大学,小儿外科,膀胱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逼尿肌,尿路感染,感染发生率,远端,直径比,反复发热,发热性,组组,前后比,压力差异,术后随访,膀胱瘘,留置尿管,痊愈,流经,腹膜炎,经腹腔,探查,一例,连接处,梗阻,住院时长,高级别,压反,治疗结果
AB值:
0.1234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