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体内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早产儿胃肠外科最常见急症之一。在过去50年里,为了研究该病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以及明确新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多种多样的实验模型应运而生。目前对于NEC的病因研究主要采用肠上皮细胞和NEC动物模型,然而细胞模型无法还原患儿肠组织体内生物学特性,动物模型无法反映人体疾病的相关特性。近年来肠道干细胞标记物Lgr5+的发现,使新型肠道体外模型——肠道类器官模型得以逐渐兴起。本文将就上述NEC体内外实验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每种模型的特点与优劣势,进而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和选择与研究目的相关的NEC实验模型。
文献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NEC模型;类器官;上皮细胞;模型,动物;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润楠;朱海涛;沈淳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外科,上海 20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润楠;朱海涛;沈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体内外模型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2(04):331-335
A类:
B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体内外,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早产儿,胃肠外科,急症,病理生理学,治疗策略,多种多样,实验模型,病因研究,肠上皮细胞,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织体,生物学特性,相关特性,肠道干细胞,细胞标记物,Lgr5+,道体,体外模型,肠道类器官,类器官模型,优劣势,助研,研究目的
AB值:
0.3425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