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中期效果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开滦总医院收治的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减低(IGT)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80例,随机分为A组(生活方式干预)、B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C组(生活方式干预+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每组60例,IFG、IGT和IFG+IGT每个亚组各20例.三组患者干预后每6个月进行1次随访,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确诊糖尿病为观察终点.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175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28.56±4.03)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IGT亚组患者的2 hBG水平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中IFG、IFG+IGT亚组患者的FBG水平低于干预前,IGT、IFG+IGT亚组患者的2 hBG水平低于干预前,且均低于A组对应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IFG亚组患者的FBG水平和IFG+IGT亚组患者的2 hBG水平低于B组对应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IFG亚组患者的HbA1c水平高于干预前,其余组的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但干预前后和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各亚组患者的TC水平低于A组,C组各亚组患者的BMI低于A组,C组IGT和IFG+IGT亚组患者的BMI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展率为18.97%(11/58),B组为6.78%(4/59),C组为0%(0/58),B组低于A组,C组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17%(6/59)、17.24%(10/5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二甲双胍和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均能改善患者的IFG和IGT情况,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的应用效果更佳.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智慧;李会;董钊;金思彤;周艳茹;杨春伟;王彩宁
作者机构:
开滦总医院内分泌科,河北唐山063000;唐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北唐山 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智慧;李会;董钊;金思彤;周艳茹;杨春伟;王彩宁-.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中期效果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2(07):839-841,846
A类:
B类:
二甲双胍,利拉鲁肽,糖尿病前期,效果观察,疾病转归,开滦,总医院,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生活方式干预,IFG+IGT,FBG,餐后,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糖,胰高血糖素,受体激动剂
AB值:
0.1641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