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药解热作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发热是机体受到感染和炎性疾病的标志,持续高热会导致细胞变性,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时会影响大脑神经及组织功能.虽然发热过程常见而又普通,但其病理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等.大量研究表明,传统中药复方及其活性组分可以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介质(PGE2、cAMP),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效抑制体温病理性升高.本文总结PubMed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就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解热作用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利用传统中药治疗发热,挖掘新型退烧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文献关键词:
发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中药活性成分;解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升富;李晓琳;王维刚;杜玮泽;李茂星
作者机构: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00 ,甘肃;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临床药学科,兰州730050 ,甘肃;甘肃省高原药学行业技术中心,兰州730050 ,甘肃;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730000 ,甘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升富;李晓琳;王维刚;杜玮泽;李茂星-.中药解热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2(03):334-344
A类:
B类:
解热作用,受到感染,炎性疾病,高热,多器官功能损伤,大脑神经,组织功能,病理机制,核转录因子,Toll,样受体,传统中药,中药复方,活性组分,低血清,炎性因子,下丘脑,体温调节,PGE2,cAMP,抑制体,温病,病理性,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药活性成分,方解,中药治疗,退烧药
AB值:
0.3418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