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64例HIV-1感染者梅毒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性病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亚型(HIV-1)感染者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BFP)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性病门诊中已确诊HIV-1感染者,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G)、RPR进行检测,对RPR出现BFP的HIV-1感染者,根据抗病毒治疗情况分成已治疗和未治疗两组,检测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检测并进行比对,观察抗病毒治疗情况对RPR出现BFP有无影响,1年后随访检测RPR,分析RPR出现BFP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2146例已确诊HIV-1感染者中RPR出现BFP的有164例;4072例HIV抗体阴性者中RPR出现BFP的有22例,HIV-1感染者和HIV阴性者BFP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4例RPR出现BFP的患者中未进行抗病毒治疗140例,病毒载量基线HIV RNA 3.50(1.48~6.15)lg copies/mL,CD4+T细胞计数344.50(239.75~480.25)mm3;已进行抗病毒治疗24例,未检测到HIV RNA目标基因,CD4+T细胞计数420.00(289.25~611.75)mm3.1年后随访检测RPR,其中109例转为阴性,31例RPR持续阳性,24例FTA-ABS-IgG转为阳性.结论 性病门诊HIV-1感染者RPR出现BFP和HIV感染存在一定关系,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RPR更容易出现BFP,对HIV-1感染者RPR出现BFP情况,建议临床进行随访追踪,以便及时治疗或排除梅毒感染.
文献关键词:
HIV-1感染者;生物学假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意;冯霞;刘安;魏虹娟;李宇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临检中心,北京 10006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意;冯霞;刘安;魏虹娟;李宇-.164例HIV-1感染者梅毒RPR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情况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2(09):1093-1096
A类:
病毒载量基线
B类:
HIV,感染者,RPR,生物学假阳性,性病门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BFP,该院,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IgG,抗病毒治疗,治疗情况,CD4+T,临床转归,lg,copies,mm3,未检,梅毒感染
AB值:
0.14583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