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转化治疗策略
文献摘要: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肝脏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肝脏肿瘤的10%~25%,我国ICC发病率7.45~7.55/10万[1,2]。IC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炎症-肿瘤机制、干细胞起源假说等均可能是其重要潜在机制。目前认为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道异常、毒性物质和职业暴露等均与ICC的发病相关[3]。手术切除仍是ICC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5年生存率20%~40%,而无法手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10%[4,5]。由于ICC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大部分患者因腹痛、黄疸等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仅为30%[6]。因此,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ICC患者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文献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肿瘤;转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诚;夏勇;沈锋
作者机构:
200438 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肝外四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诚;夏勇;沈锋-.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转化治疗策略)[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2(06):537-541
A类:
B类:
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转化治疗,治疗策略,ICC,仅次于,肝细胞癌,肝脏肿瘤,肿瘤机制,假说,潜在机制,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道,职业暴露,手术切除,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腹痛,黄疸,根治性手术,切除率,高手,肝肿瘤
AB值:
0.2285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