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进展
文献摘要:
心房颤动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合并存在,二者并存时不仅增加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且心脏缺血事件风险亦高.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何种抗栓策略及如何权衡缺血及出血风险是临床上亟待明确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抗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就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做一综述.
文献关键词:
心房颤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
作者姓名:
索妮;杨艳敏
作者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急重症中心,北京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索妮;杨艳敏-.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2(01):30-32
A类:
B类:
心房颤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治疗进展,体循环,栓塞,缺血事件,事件风险,抗栓策略,出血风险,研究证据
AB值:
0.170621
相似文献
抗栓新模式——多学科协作
李蕾;董淑杰;乔蕊;孙阿萍;葛洪霞;韩江莉;李宗师;韩金涛;贾子昌;杨航;王琨;张静;姚中强;王继军;于涛;马青变;傅瑜;张媛;刘书旺;赵荣生;范雯怡;高炜;唐熠达-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务处 血管医学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