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乳腺癌患者术后因可疑内膜病变行宫腔镜诊治291例回顾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因可疑子宫内膜病变行宫腔镜诊治的病理类型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妇科收治的因异常子宫出血或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等原因行宫腔镜诊治,且同时合并乳腺癌手术病史的29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不同分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子宫内膜病变中以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63.23%),恶性病变(EIN/ECa)占比9.62%.(2)异常子宫出血对于预测内膜病变的良恶性比子宫内膜厚度更具有临床意义(P=0.017);恶性病变的宫腔深度较良性病变更深(P=0.014).(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治疗组(包括他莫昔芬和托瑞米芬)内膜恶性病变率(7.51%)显著低于未用药组(19.23%)[OR(95%CI)=0.34(0.14,0.80),P=0.014];就单药而言,托瑞米芬具有保护效应[OR(95%CI)=0.28(0.10,0.70),P=0.011].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的恶变率(9.52%)也低于未用药组,但无统计学差异[OR(95%CI)=0.44(0.08,2.21),P=0.489].(4)23.73%(42/177)保留子宫的患者在宫腔镜手术后接受口服或宫腔释放孕激素预防子宫内膜病变复发,与无用药组相比复发率显著降低(11.90%vs.26.67%)[OR(95%CI)=0.37(0.14,1.02),P=0.048].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因医学指征行宫腔镜检查,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子宫内膜息肉,恶性病变率约10%;异常子宫出血、宫腔深度对于预测良恶性具有较明确的临床意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似乎不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显著危险因素,托瑞米芬反而显示有保护性效应,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良性病变者采用孕激素制剂预防复发是有效的.
文献关键词: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子宫内膜癌;宫腔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卜祥静;韦旖旎;袁志英;邓姗
作者机构: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银川 75000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 ,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730;晋城市人民医院 ,晋城 048026;唐山中心医院 ,唐山 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卜祥静;韦旖旎;袁志英;邓姗-.乳腺癌患者术后因可疑内膜病变行宫腔镜诊治291例回顾性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22(01):81-87
A类:
EIN,SERMs
B类:
乳腺癌患者,可疑,行宫,子宫内膜病变,病理类型,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厚,乳腺癌手术,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学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Ca,良恶性,子宫内膜厚度,腔深,良性病变,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内膜恶性病变,病变率,未用,药组,单药,保护效应,芳香化酶抑制剂,恶变,统计学差异,保留子宫,宫腔镜手术,手术后,孕激素,无用,指征,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癌,大样本,预防复发
AB值:
0.1927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